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战国时期没什么“建树”的韩国,为何能登上“战国七雄”榜单[10P]
本頁主題: 战国时期没什么“建树”的韩国,为何能登上“战国七雄”榜单[10P]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盛虾光年


級別:俠客 ( 9 )
發帖:250
威望:110 點
金錢:7767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09-05-12

战国时期没什么“建树”的韩国,为何能登上“战国七雄”榜单[10P]



春秋战国时期,是中华历史上较为璀璨而又混乱的时期,各个诸侯政权并起,天下大乱。也正是因为这大乱之世,才造就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进步,也让后人对这段时期的历史更加有兴趣。

相比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,战国时期反而显得比较单调,主要便是七国混战争霸,这七国正是后世所说的“战国七雄”。

《史记索隐》中记载:“六国者,韩、魏、赵、燕、楚、齐是也。与秦为七国”。也就是说秦楚齐燕赵魏韩这七国并称为“战国七雄”。然而,战国时期并不是只有这七国,还有宋,卫,中山,鲁,巴蜀等,甚至还有春秋时期的小霸郑国。


上图_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



七雄之中,大部分都在青史上留下赫赫威名,甚至都曾是战国最强之国。像齐楚两国,从春秋到战国一直是大国的存在。像魏赵两国,前者魏国,战国第一个变法崛起的国家,甚至把秦国都打到函谷关内不敢东出,赵国也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建立最早的军事化改革体系。像秦国更不用说了,横扫六合统一中原。这六国都在战国时期强大辉煌过,偏偏其中的韩国,仅有一个“劲韩”之称,并没有什么其他建树,为什么也能被称为战国七雄呢?

公元前453年,晋国上大夫之一韩康子韩虎与赵,魏三家联手,灭智家智伯瑶,三分智地。大概50年后,韩康子的孙子韩虔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,史称“韩景侯”。就此拉开了战国的序幕,也因此韩国登上了战国历史的舞台。


上图_ 公元前506年的晋国


上图_ 公元前403年的赵魏韩 (三家分晋)



1. 灭郑奠基础

战国时期最早一批被兼并的各个小国中,郑国可谓是最耀眼有名的,在之前春秋时期可谓是一大‘小霸主’。还在三家分晋时,韩康子韩虎的谋士段规就曾献言:未来三家分地,望主公必取成皋。而这个成皋在当时并不是所谓的富饶之地,取成皋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此为跳板,灭郑。

由此可见,韩国早就有了灭郑之心。公元前423年,郑国当时的君主郑共公去世,韩康子的儿子韩武子贯彻“趁你病要你命”的思想,发难郑国,杀郑幽公,拥立了个傀儡君王。郑国就此失去了往日的小霸主的威风,逐渐落魄。

韩景侯韩虔继位之后,不满足于仅仅是挟持一个傀儡郑国,直接把灭掉郑国定为国家的头等大事。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即使是没落的郑国在最后落山之前也是‘光芒四射’的。在最后的挣扎之下,公元前375年,历经四代的努力,韩哀侯终于成功灭郑,韩国携灭郑之风,迁都新郑,奠定了战国时期的大国基础。


上图_ 春秋五霸



2. 继承过来的家底雄厚--铁矿资源

韩国得地得位来自于晋国,晋国可是真正的春秋霸主之一,不像前面说的郑国,郑国只是一个小霸,还没有到达霸主的地位。

然而晋国可不一样,晋国先祖是西周开国之君姬发与开国重臣姜子牙之女的儿子,周成王的弟弟,在西周春秋那个重礼仪的时代,可谓是身世显赫。在春秋时,更是依靠打败一代霸主楚国,秦国登上霸主之位的。甚至后世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,晋国就占了四席,分别是晋文公、晋襄公、晋景公、晋悼公。可见晋国的强大程度。

魏赵韩三国瓜分晋国之后,可谓是继承了晋国的全部家底。韩国所分之地坐拥着当时最大的铁矿产地---宜阳铁山。

战国时期,可以说是青铜到铁器过渡的重要时期,大多数诸侯国的兵器制作都是用青铜作为原材料。青铜虽然色泽光鲜,耐摩擦,但是比较脆弱,所铸兵器大多数不能过长,易折。但是铁就不一样了,坚硬锐利,若是有较先进的冶铁技术和足够的铁矿资源,可谓是轻松打造一支强劲的军队。然而这两点,韩国偏偏都坐拥了。


上图_ 苏秦(?—前284年),字季子



战国著名的纵横谋略家苏秦曾说:“韩地方九百馀里,带甲数十万,天下之强弓、劲弩、利剑皆从韩出。” 由此可见,一手握着宜阳铁矿,一手掌控先进冶铁技术的韩国可以说是天下的兵工厂,备受推崇。况且有材料说明:当时的韩弩最大的射程达到了六百步,而后世宋代的“神臂弩”的射程也才达到这个地步,远超当时以强弩著称的秦国。

强弩带来的就是强兵,《战国策》中曾概括性的描述韩国的军力“精兵二十万,厮屠十万。”由此可以看出,韩国实际的军兵作战能力可谓是不弱于其他七雄之国。


上图_ 上党高地



3. 继承过来的家底雄厚--地理位置

韩国继承的“家产”不仅有富饶的铁矿和先进的冶铁技术,还有地理位置。韩国所分土地之下,最著名的莫过于上党高地。

上党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座高地,地势险要,境内还有长治,晋城两座盆地,不仅易守难攻,还比较富饶,在韩国境内担当了屏障加粮仓的重大责任。

但是韩国的地理位置却有一些尴尬,但是正好是这尴尬之地,使韩国更有了一些些资本。

韩国属于四战之地,北西临魏国,东濒秦国,南接楚国,而这三大国,均是虎狼强国,战国最爱战争的三国都与韩国接壤。一旦发生争霸中原的重要战争,必定波及韩国之地。


上图_ 战国七雄


乍一看韩国地理位置极其不好,可以说是日夜担惊受怕,不得安宁。但是仔细一想,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,造就了韩国的七雄地位。

战国中后期,由于秦国的强势崛起,齐秦两国东西互相对峙,其余五国为求生存,时而联合秦国对抗齐国,时而联合齐国对抗秦国,而最喜欢干这事的就是魏韩赵三国。韩国占据着四战之地,由此不管是联齐还是联秦,都需要经过韩地。再加上韩国的兵工厂地位和诸国之间勾心斗角,所以没人胆敢灭韩,直到秦始皇霸气登场,横扫六合时,韩国才被灭亡。



上图_ 战国七雄官制表


4. 勉强的变法强国--申不害变法

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就是变法强国,“变法”是战国七雄中共通点,可以说是当时的潮流,未经变法之国都被早早灭国,更别提挂上“战国七雄”的威名了。

公元前355年,韩昭侯任命申不害变法,申不害以“术”治国,在变法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,韩国国家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,兵力也依托变法和铁矿资源变得更加强盛,足以拥有扩张土地的实力。

即使申不害的变法最后失败了,但是也将韩国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使韩国没像其他诸侯国一样在战国车轮的碾压下灰飞烟灭。


上图_ 秦始皇(前259年—前210年),嬴姓



诸如如上四点,韩国虽然没逃脱秦始皇的一统之剑,但是凭借着各种微末的优势再加上不停的依靠合纵连横,转移六国注意力,得以撑到最后一批被消灭的诸侯国,更是登上了“战国七雄”的榜单。



赞(34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11-28 10:29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2-24 03:15